馬斯克在接受CNBC記者大衛·法伯(David Faber)訪問時表示,特斯拉計畫於2025年6月底在美國德州奧斯丁推出首批無人駕駛計程車試營運。這是特斯拉實現全自動駕駛(Unsupervised FSD)的重要里程碑。初期試營運將僅限於特斯拉自有車輛,且不對外開放,採取謹慎策略以確保安全。
特斯拉已在奧斯丁進行全天候測試,測試車輛配有安全駕駛員,但馬斯克透露,這些安全駕駛員幾乎無需介入操作,顯示FSD技術已相當成熟。他強調:「我們希望首批 Robotaxi 無人駕駛車輛(完全無人操作,甚至無乘客時也能自主行駛)必須極其安全。」首批試營運將從10輛車開始,逐步擴增至20輛、30輛、40輛以上,目標在數個月內達到1,000輛活躍的無人駕駛計程車。

文章目錄
運營模式與安全措施
特斯拉的無人駕駛計程車初期將採取「地理圍欄」(Geofencing)策略,限制車輛在奧斯丁特定區域內行駛,這些區域是特斯拉對FSD系統表現最有信心的地點。馬斯克表示,車輛將避開系統尚未完全掌握的複雜路口,或繞道行駛。雖然車輛無需安全駕駛員,但特斯拉將透過遠端監控(Teleoperators)監督車隊運作,以應對潛在問題。
馬斯克也提到,美國各州與城市的自駕車法規差異是一大挑戰。他呼籲建立「全國統一的自駕車法規」,以避免不同地區的法規差異導致混亂。例如,行人與其他駕駛可能對自駕車的行為(如是否允許右轉紅燈)有不同預期,統一法規有助於提升安全性與一致性。

車主可加入 Robotaxi 無人駕駛計程車,創造收益
馬斯克預測,到2026年底,美國將有數十萬甚至上百萬輛特斯拉車輛實現全自動駕駛。他透露,特斯拉計畫允許車主將個人車輛加入 Robotaxi 無人駕駛計程車,類似結合Uber與Airbnb的模式。車主可在車輛閒置時讓車輛自主接送乘客,賺取收益,特斯拉則從中抽成。馬斯克表示,車主從無人駕駛計程車網絡獲得的收益,可能高於車輛租賃成本,為車主帶來顯著經濟回報。

純視覺系統與FSD技術授權
馬斯克重申,特斯拉的無人駕駛技術採用純視覺(Vision-Only)方案,依靠攝影機與神經網絡模擬人類駕駛。他認為,道路系統本為人類的眼睛與大腦設計,因此純視覺方案最符合實際需求。過去特斯拉曾使用雷達,但雷達與攝影機數據的衝突導致系統混亂,因此特斯拉選擇停用雷達,專注提升攝影機的精準度。
馬斯克也表示,特斯拉願意將FSD技術授權給其他汽車製造商,目前已與多家車廠洽談。他說:「隨著我們展示自駕技術的能力,其他車廠對授權FSD的興趣將增加,我們樂意協助。」

Optimus人形機器人與未來展望
除了無人駕駛,馬斯克也談及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。他表示,Optimus與自駕技術將是特斯拉未來財務成功的關鍵。雖然量產數十億台人形機器人的目標需十年以上,但特斯拉預計到2030年可生產100萬台Optimus。目前,Optimus透過穿著動作捕捉服的人員進行基礎訓練(如拿起物件、開門),未來將透過觀看YouTube教學影片學習更多任務,並最終實現「自我學習」,像孩子般透過與環境互動成長。
馬斯克預測,五年內Optimus將能執行家務,如洗碗、遛狗,甚至主動預測並滿足用戶需求。為實現這些目標,特斯拉正投入大量運算資源,包含位於紐約的Dojo訓練計畫,並持續向Nvidia採購GPU。

馬斯克的專訪揭示了特斯拉在無人駕駛與人形機器人領域的雄心。從奧斯丁的試營運到全球擴張,特斯拉正以穩健步伐邁向全自動駕駛的未來。同時,Optimus的發展也為特斯拉開啟更多可能性。隨著技術持續進步,特斯拉的創新將如何改變我們的交通與生活,值得持續關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