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斯克(Elon Musk)旗下的星鏈(Starlink)計畫進軍印度市場,推出每月低於840盧比(約新台幣336元)的衛星網路服務,目標吸引千萬用戶。然而,高昂的頻譜費用、監管限制與衛星容量瓶頸,可能讓這項雄心勃勃的計畫面臨挑戰。全球科技、媒體與電信諮詢公司Analysys Mason的合夥人阿什溫德・塞提(Ashwinder Sethi)表示:「儘管頻譜費用與許可成本高昂,衛星通訊公司預計以低於10美元的價格進入印度市場,以快速擴大用戶基礎,攤提固定成本。

星鏈領軍衛星網路計畫 印度每月低於840盧比

根據《經濟時報》(The Economic Times)報導,馬斯克的星鏈(Starlink)與其他全球衛星通訊公司計畫在印度推出價格低於10美元(約840盧比,約新台幣336元)的無限流量促銷方案,旨在快速吸引印度用戶。這些公司預計在中長期內達成1,000萬用戶的目標,透過規模經濟來抵銷高昂的頻譜成本。

高頻譜費用難不倒資金雄厚企業

印度電信監管局(TRAI)提出了一套嚴格的監管框架,包括城市用戶每月500盧比的費用、4%的調整後總收入(AGR)徵收,以及每兆赫衛星頻譜最低3,500盧比的年費。此外,衛星通訊業者還需支付8%的商業服務許可費。

儘管這些費用讓衛星頻譜成本高於傳統地面服務,分析師認為,這不會阻礙資金雄厚的企業如星鏈在印度市場的積極布局。全球科技、媒體與電信諮詢公司Analysys Mason的合夥人阿什溫德・塞提(Ashwinder Sethi)表示:「儘管頻譜費用與許可成本高昂,衛星通訊公司預計以低於10美元的價格進入印度市場,以快速擴大用戶基礎,攤提固定成本。

衛星容量限制恐拖慢用戶成長

然而,星鏈的計畫正面臨技術瓶頸。根據IIFL Research的數據,星鏈目前擁有約7,000顆低軌道(LEO)衛星,全球支持約400萬用戶。即使未來衛星數量擴增至18,000顆,到2030財年,印度市場的衛星網路也僅能支持約150萬用戶,因地理覆蓋範圍受限。IIFL Research警告:「容量限制可能成為用戶增長的挑戰,削弱低價策略在吸引用戶方面的效果。」

研究進一步估計,印度在全球衛星覆蓋中的占比僅0.7%至0.8%,與其國土面積比例相符。

IN-SPACe許可尚未通過

儘管印度電信部門(DoT)已批准衛星通訊服務,星鏈的推出仍需等待印度國家太空促進與授權中心(IN-SPACe)的許可。IN-SPACe成立於2020年6月,是管理民間太空企業的中央許可與促進機構。過去案例顯示,許可流程緩慢,例如Eutelsat OneWeb與Jio衛星通訊分別於2021年與2022年獲得許可,但需等待近兩年才能進入商業階段。

衛星網路成本仍高於光纖

根據JM Financial的分析,儘管星鏈承諾提供平價服務,印度衛星寬頻的價格仍比傳統家用光纖寬頻貴7至18倍。業界樂觀預期,隨著營運規模擴大,特別是在地面寬頻部署較慢的農村與偏遠地區,用戶成本將逐漸降低。

印度民航與太空部長喬蒂拉迪蒂亞・辛迪亞(Jyotiraditya Scindia)先前表示,若監管支持到位,印度有潛力實現全球最快的衛星通訊部署。

星鏈以低於10美元的衛星網路計畫,標誌著印度寬頻市場的潛在轉捩點。然而,從監管障礙到衛星頻寬限制,普及高速衛星網路的願景可能需要更多時間實現。星鏈在印度的布局,將為當地數位未來奠定基礎,特別是在地面基礎設施不足的地區。

更多相關文章